Categories: 理財與保險觀念

個股下跌就不斷加碼是好策略嗎?台股下市比率多少?

有人說個股下跌就加碼

再跌再加碼

再再跌再再加碼

不斷加碼

本多終勝

這是個好策略嗎?

這樣的策略

如果應用在大範圍的股市ETF

如:VTI (美國)

VEA (歐洲遠東紐澳)

VWO (新興市場)

是沒有任何問題的

儲蓄保險王 自己也這麼做

而且這樣的做法

已經隱含 #再平衡 的概念

續期的投資金額

配置較多在下跌虧損的標的

讓下跌的標的恢復原本想要的比例

#再平衡 不一定要花費手續費或價差

售出高者,買入低者

何況多數投資人也不知道

股/債再平衡會帶來什麼後果

觀念稍微正確一點的話

說再平衡是為了控制風險

而非為了增加報酬

儲蓄保險王 沒說過該輕忽風險

但我的解答

不是債券ETF跟再平衡

而是保留足夠的緊急備用金

#開戶一銀iLEO_1.2%:  https://firstbk.tw/R47NK/CziUoI

#開戶新光OU_1.85%:  bit.ly/2PJbH2c

#開戶遠銀Bankee_2.6%: https://www.appbankee.com.tw/bankee/rest/re/QPY99

 

回到開頭,

不斷加碼 “個股” 是好策略嗎?

前面提到的股市ETF

持有數千支股票

相較0050只有50支?

且資產規模,流動性都非常高

就算少數股票倒閉

這些ETF也沒有下市的風險

上漲要開心

下跌要興奮

加碼是一定要的

加碼到沒錢了?

至少請你繼續維持

原本的定期定額計畫不變

#永豐豐存股定期定股

Stay the course.

但個股最大的風險是下市

並沒有長期就該漲回來的道理

會認同這種策略的人

顯然以為下市是

千分之一,萬分之一的機率

要很賽才會踩到地雷

我們就以台股實證下市的比率

上市公司數目來自證期局:

資料從2010~2020

共11個完整年度

 

而下市公司來源為證交所

數目需要自己算一下

已經檢查兩遍

統整如下:

民國 西元 上市公司 下市公司 下市比率 100
99 2010 758 12 1.58% 98.42
100 2011 790 8 1.01% 97.42
101 2012 809 6 0.74% 96.70
102 2013 838 7 0.84% 95.89
103 2014 854 7 0.82% 95.10
104 2015 874 8 0.92% 94.23
105 2016 892 10 1.12% 93.18
106 2017 907 8 0.88% 92.36
107 2018 928 10 1.08% 91.36
108 2019 942 8 0.85% 90.58
109 2020 948 7 0.74% 89.92
110 2021 NA 5

平均數為0.96% ~1%

看起來似乎不高

但這是單一年度而已

若你長期要待在投資市場

11年加總為10.58%

最後一欄是說

假設你2010年初

分散風險持有100支股票

經過2010年一整年

你只會剩下100×(1-1.58%)=98.42支

(只為數學計算)

剩下的98.42支再經過2011年一整年

會只剩下98.42×(1-1.01%) =97.42支

依此類推

經過11年後

你將只剩下89.92支股票

存活率約9成

跟加總有10.58%下市機率差不多

一般人不可能分散持有100支股票

比率約是10支就有1支下市

若你下跌就一直加碼,

那你在下市的那些股票

押注的資金肯定不只1/10

一般年輕人的投資期限

也不只11年而已

長期投資20~30年呢?

下市是最大的風險

但單一股票的風險不只下市而已

曾經是千元股王的宏達電

從千元跌到現在不到40元

採用不斷加碼的策略

現在平均入場價格多少?

期待自己有生之年可以解套嗎?

這種一輩子都無法回本的股票

也會造成真實虧損

單一個股真有

本多終勝這種事嗎?

存股還是存骨

 

儲蓄保險王

儲蓄險是板主最喜愛的儲蓄工具,最喜愛的投資理財工具則是ETF,最喜愛的省錢工具則是信用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