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力?運氣?分不清楚的偽專家?李雪雯/投資沒有該不該,只有「看個人能力!」

加入好友
加入社群
能力?運氣?分不清楚的偽專家?李雪雯/投資沒有該不該,只有「看個人能力!」 - 儲蓄保險王

並非轉載原文,底下紅字是版主看法 

 

李雪雯/投資沒有該不該,只有「看個人能力!」

2015-08-20 17:15:30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

由於預估美國即將要升息,再加上國內出口及投資等數字表現不佳,就有專家大力推薦「國內以外」的投資。事實上,有關於「該投資國內或海外」的爭論,從來就沒有止息過。

固然海外的投資選擇多、限制少、相對報酬率高,是投資理財上極大的優勢。但單有這幾項優點,也並不是做出境外投資決策的唯一關鍵。筆者對此的強烈建議是:一般大眾要投資什麼?投資在哪裡?應該是「因人而異」的課題。

 

因此首先,投資人要考量的是「自己有多少投資的能力」?而這裡所謂的「能力」,其實包括以下幾項:

一、財力。你沒看錯,投資人能夠選擇什麼樣的工具,有很大的成份是由「財力」所決定。如果是每個月只能存個3000、5000元的小額投資人,又如何能夠直接購買單筆金額大筆的投資,像是投資高價個股(非採信用交易)或是單棟房地產?

更何況,絕大多數跨境投資都有一定的投資金額門檻及手續費用(包括換匯成本),如果未來投資獲利不高,以上費用七折八扣下來,淨收益恐怕不會好看到哪裡去。

綠角:小額投資人的海外券商之路,

文中就以每個月投資3000元為例,

假設存一年3.6萬,再一次匯過去,

雖然會有高達2.2%的 “一次性”費用,

但只要兩年的時間,

低內扣的指數工具就會彌平這個差距

 

匯費就會嫌貴,

卻要大家還給扣150%附加費用的投資型保單一個公道?

3.6萬*150%=5.4萬

這附加費用夠幾十次的匯費啊?

銀行投資主動型基金,

綠角還低估為1.5%經理人費而已

實際上內扣的總開銷比例超過2%比比皆是,

也沒有計算還有0.2%的信託管理費

投資型保單就更不用講了

150%附加費用,1200/年行政管理費

1200/36000=3.33%,

連結標的為指數型基金再加1.2%~1.3%帳管費

所謂的七折八扣究竟是指

國內2266的投資工具還是什麼?

 

二、財富智商。這裡所指的財富智商,並不是只有基本的財經知識而已,還包括了所有有助於行情判斷的知識與技能,像是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。如此一來,才能有助投資人在對的時間,買到具有上漲潛力的標的,並且順利躲開可能的下檔風險。

當然,財富智商要累積並非三天兩夜可及,更不是投入了很長的時間,就一定能夠有相對應的「回報」。許多投資人可能需要十幾年的時間,才能「參悟」大部分,而不是全部且「每次投資都能獲利」的心法。更不要說投資海外,外語能力及最即時地收集當地第一手資訊的能力,也同樣事關重大。

不知道是刻意?是巧合?

綠角的文章超完美地回應李小姐

買到上漲又避開下跌才叫做投資的神話

常見的投資謬思–躲過下跌就是成功操作

擇時進出,難勝買進並持有

 

柏格談共同基金(P308),也有提到類似的觀念

觀眾席的代價:

大家都很清楚退出市場會降低風險,

比較不知道退出市場的機會成本可能很高,

股價在短期內,通常有漲有跌,

而且漲跌經常在大家最意料不到的時候出現,

如果你退場觀望,錯失市場意外大漲的風險很高,

你也不大可能正好在跌勢開始時退出市場,

至少不能一貫如此精準

例如,到1992年12/31為止的十年內,

股票的年度報酬率為16.2%,

然而只要你在市場表現最好的四個月裡退出市場,

你的平均年度報酬就會降到11.3%,

因此如果你運氣不佳,錯過了120個月中的這四個月

(退出市場的時間只占3%),

你的總報酬率只有191%,

但是,如果你買進長抱整個十年期間,

你的總報酬率就高達348%,

觀眾席經常是很貴的

不知道柏格跟李小姐誰的財富智商比較高?

又想到今天(15/8/31)台股尾盤五分鐘上漲155點

李小姐今天有沒有精準命中這5分鐘?

 

三、時間:一方面財富智商需要長時間的研究與經驗累積,另一方面,某些投資工具也有「時時看盤」的需要。舉例來說,如果是工作忙碌的上班族,或甚至是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,也只能選擇最容易收集最多第一手市場資訊,或是最不用花太多時間「盯盤」的投資標的。

其次,投資不可能一陳不變,更要注意「最佳買、賣點」。這是因為市場原本就是活的,所有投資都該「順勢而為」,絕不能夠「一以貫之」、永遠不換。也就是說,就算投資人過去「每投資必賺錢」,也不保證未來能夠重複獲利的模式。

指數化投資一直強調長期持有,

而不在想辦法避開下跌,不在注意最佳買,賣點

柏格的名言:Buy right. Hold tight.

綠角說擇時進出不可行,

指數型基金創辦人柏格說擇時進出不可行,

肯恩費雪(富比世前500大富豪,基金經理人)

也說擇時進出對一般人不可行

巴菲特說指數化的投資工具是一般人的最佳選擇

連主動型基金的經理人,

肯恩費雪,巴菲特都說擇時進出對一般人不可行

可能巴菲特,肯恩費雪,柏格的財富智商都不及李小姐吧!

 

特別是所有購買(投資)的時機點,也同樣地重要。因為就算在做過充足的功課,並認定某投資標的的前景看好,但如果價格仍處於高檔,當下也絕非投資人的最佳進場時機。

再者,每一個人的背景與需求不同,已經自動幫投資人選好了市場。特別以境外投資為例,因為除了原本投資的報酬率之外,還多加了一個匯兌上的損益。因此,沒有外幣需求的人(例如未來不住國外、沒在當地做生意,更沒有子女要去求學),在處理所投資資產時,都免不了面臨一道「匯出價比未來匯入價更高」的兌換損失風險。

有的基金是台幣計價,投資標的卻是海外市場

那一樣要承擔海外貨幣的匯率風險,

匯率的漲跌只是反映到基金淨值而已

以為這樣就沒有匯率風險嗎?無異於掩耳盜鈴

照李小姐這樣的說法,不就只能投資台灣市場?

雖然0050,006204也都是不錯的投資標的,

但台灣股市市值佔全世界的幾趴?

都不投資海外市場合理嗎?還是掩耳盜鈴就好了?

投資都有風險,

出門走路,搭公車,騎機車,開車也有風險,

所以李小姐就因此都不出門了?

 

第四、根據「不管黑貓白貓,能抓老鼠的都是好貓」的道理,投資的重點不在於境內、境外,或是賺錢容易與否,而是「有沒有100%紮實賺到及入袋」?換句話說,就算境外投資獲利高,但如果投資人沒有能力賺得了錢,一切都還是「白搭」。

投資型保單扣了150%附加費用

若干年後,還能維持正報酬,

所以投資型保單就是好貓?

投資人的頭腦真的這麼簡單嗎?

不會想若透過更便宜的管道,應該賺更多?

反正有賺就是好貓?

投資本來就沒有100%的事情,即使長期投資也不能保證

想要100%正報酬又勝定存,請找儲蓄險

但低費用率的投資工具雙倍你獲利的機會

最後,筆者還是想提那句老話:人生這一輩子,並不是只有「投資理財」這一件事能做。一般讀者就算這輩子完全不買一張股票、不投資一間房子,也絕不致於稱得上是「萬惡之源」。

因為,「投資」的定義,完全不在於「只限金融性的商品」之上。也就是說,只要民眾懂得將「收入」,穩穩地積攢下來,並且努力地投資自己的工作、家庭(人際關係)與健康,它們也同樣是眾多「投資」中的一種。而且在現今全球市場普遍低利率的環境之下,「投資自己」的投報率可能比單純的金融投資操作,還要高出甚多!

 

加入好友
加入社群
能力?運氣?分不清楚的偽專家?李雪雯/投資沒有該不該,只有「看個人能力!」 - 儲蓄保險王

儲蓄保險王

儲蓄險是板主最喜愛的儲蓄工具,最喜愛的投資理財工具則是ETF,最喜愛的省錢工具則是信用卡

You may also like..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